当你出现这些情绪困扰,可能是因为你失去了“外壳”
**01 凯瑟琳的困扰
**萨尔瓦多·米纽庆(Sa1vador
Minuchin,1921-),美国结构家庭治疗创始人之一,他放弃了注重个人心理研究的传统方法,考虑到了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在塑造人们行为上的作用。他强调个人与环境中他人的互动关系,而不再是个人的内在活动。
萨尔瓦多·米纽庆
有一天,一位朋友寻求米纽庆的帮助,他有一位朋友凯瑟琳出现了急性妄想症。之前有位精神科医生开了镇静剂药物并建议她住院治疗,但凯瑟琳拒绝住院,于是来寻求其他改善症状的方法。
凯瑟琳年近七十,是一位意大利裔的寡妇,在此之前凯瑟琳无论是工作、人际关系都很和谐、顺利。十几年前,步入中老年生活的凯瑟琳跟哥哥住在一起,大约半年以前,凯瑟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——她的哥哥去世了。自从哥哥去世后,凯瑟琳陷入了深深的难以释怀的悲伤。
在这段悲伤岁月,有一天凯瑟琳回到她居住了25年的公寓,突然发现冷冷清清、空无一人,于是她决定搬家离开这个凄凉的伤心地,而噩梦也从此开始。自从她搬家后,开始时常陷入到妄想状态,她投诉搬家公司故意乱放她珍贵的个人物品,用粉笔在她的家具上打暗号。当她外出时,感觉到搬家公司派人跟踪她,在她的背后打她的主意。后来,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反应过于激烈,似乎精神状态不太正常,于是看了精神科医生。
**02 她失去了她的“外壳”
**米纽庆了解凯瑟琳过去半年的经历后,得出一个结论:她失去了她的“外壳”,即那些曾经保护她、给予她安全感的熟悉事物。她失去了她的至亲哥哥,又离开了自己的那个一草一木都熟悉的家,搬离了自己相处依旧、熟悉的的邻居,如今的她,就如同失去了外壳的甲壳类动物,敏感而脆弱,很容易受到伤害。

米纽庆向凯瑟琳保证,等到她长出新壳之后,这些问题就会消失。随后,米纽庆与凯瑟琳一起探讨如何快速搭建一个自己的熟悉生活环境。
首先,
要拆开所有搬家的包裹,墙上挂上自己熟悉的照片与艺术画,将自己熟悉的书摆放在熟悉的书架上,尽可能让新公寓的家具布置如同过去一样,营造一种熟悉感。
其次, 她要回去拜访老朋友,不过为了避免他们太担心她,米纽庆请她不要过多谈论到自己的不安、妄想等经历。
如果有任何人问起她的问题,她可以解释为这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问题。
后来,在米纽庆的指导下,凯瑟琳对新生活逐渐熟悉,在新小区也结实了新朋友,她的生活起居节奏、生活方式也逐渐固定下来,她的妄想症随之消失不见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她完成了一次和哥哥一起的生活到自己独立生活的转型。
如果凯瑟琳当初没有得到米纽庆的帮助,而是被送往医院接受精神疾病治疗,她的生活可能很难恢复到一个正常老人的状态。
米纽庆在回顾这个来访者的故事时谈到:
我看到的这个妇女其实是一个处在转换的危机之中的正常人,她的症状并非根源于内在的偏差,而是来自生活环境的巨变。她正处在一个正常的哀悼期,而搬家的经验引起了一段酷似妄想状态的危机;我帮助她重新获得了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。为了保护她,我接管了这个情况,并在她‘长出新壳’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支持。
电影:《人生果实》剧照
03 环境应激的三种状态:“抵抗”、“衰竭”和"适应”
关于人们适应新环境的困扰,环境心理学领域有一个环境应激理论 (environmental stress
theory)。该理论认为,面对生活的环境我们会不自觉地对环境中评价和预测,识别潜在的威胁或红利,这会引发生理、情绪和行为的压力反应,这种现象被称之为“环境应激”。
常见的应激源有四类:包括灾难性事件 (如自然灾害、科技灾难等)、生活事件 (如重大疾病或亲人身故、家庭问题等)、日常烦人事
(如拥挤和漫长的上下班通勤)、潜在环境因素
(如长期高分贝噪音环境下)等四类(McAndrew,1993),其中日常烦人事和潜在环境因素也被统称为背景应激源 (background
stressors)。
对应激的反应,有三种不同的状态,包括“抵抗”、“衰竭”和"适应”。
1.抵抗,对环境持有防御性态度,例如逃避、攻击、妥协(常见的,战或逃);
2.衰竭,在环境应激过程中原有的心力被耗尽,出现心力衰竭等一系列身心问题;
3.适应,主要特征是对某一个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越来越弱(即神经敏感度越来越低),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(即该理论下的刺激或应激源),例如第一次离家上学、第一次求职、第一次离职等,我们在适应过程中发展出技能,增强自信心。
很明显,凯瑟琳之所以出现妄想等症状源自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——至亲离世,搬迁到陌生的小区,对于新环境凯瑟琳长期处于抵抗、衰竭的应激状态,当米纽庆指导她形成了新环境下的生活方式,换句话说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,原有的症状开始消退。
**04 聪明的适应新环境


相关文章
对领导安排的工作,下意识地抵触,该怎么调整工作心态?
对安排的工作,下意识地抵触,该怎么调整工作心态? 工作一年来,对单位领导意见越来大,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下意识就产生抵触心理,不知道该怎么调节?这几个领导能力一般,对于上级的工作任务基本就是直接安排下属去做,只有工作任务,没有工作要求和指示。工作过程里有很多日常安排不合理。有时候工作中遇到问题,领导都不予解决,要么拒绝提出建议;要么用玩笑敷衍,还会说:没办法解决或自己想办法克服。这让我感觉...
学会用幽默化解危机,重燃生活火花
前段时间和哥哥聊起他的两个儿子的情况。大儿子四年级,最近半年成绩有了明显提高,进入年级前50名,但能明显感受到他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,同时也能看出他想要继续进步的强烈动机。小儿子则截然不同,当谈到他成绩落后的情况时,他却说:“我的成绩很稳定,一直保持在倒数第一或第二的位置,老师从来不用担心我会成绩下滑,而且我未来的进步空间特别大。”更有趣的是,小儿子还跟他爸爸分享了他的“应对策略”——有时候考试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