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求意义,也可能耽误人生
读了数百本哲学心理学书籍,却在考研中失利;总想帮助他人、追求意义,却忽略了自己的发展。当「救世主情结」吞噬了年轻人的时间和心力,边界在哪里?意义不是想出来的,而是从做成的事情里生长出来的。
读了数百本哲学心理学书籍,却在考研中失利;总想帮助他人、追求意义,却忽略了自己的发展。当「救世主情结」吞噬了年轻人的时间和心力,边界在哪里?意义不是想出来的,而是从做成的事情里生长出来的。
「我不配」——这三个字像咒语一样困住了多少内向敏感的灵魂。不敢期待,就不会受伤;不被看见,就不会失望。然而真正的改变,不是把自己修好,而是找到那个能让你发光的情境。文字、关系与被看见的可能,正在等待被唤醒。
名校毕业、高薪行业、口才极好,却苦恼于「沟通问题」?一个在辩论赛中成长的年轻人,习惯了纯粹理性的世界,却在复杂的现实中频频碰壁。当聪明变成魔咒,拖延成为自我保护,他该如何找到出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