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这是一次富有成效且愉快的对话,在共享的90分钟里,我与208号来访者深入探讨了他在海外工作的经历、第二职业的挑战以及家庭生活的平衡。
208号来访者,他的高尽责、高宜人与低神经质,使他成为传说中人格特质「理想型」的代表。他的聪明、理性、自主和成就动机在他的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比如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并展现出领导才能,带领同学们赢得学校专业技能和体育比赛的冠军。
毕业后,他因工作需要投身海外市场,开启了一段跨越南亚到东南亚的海外生涯。尽管海外环境艰苦,但他依然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创造了繁荣。
他的人生从未缺少贵人的指引和提携,他的职业生涯也因此节节提升,一路晋升为海外公司副总。他一手培养的团队成员也逐渐升入管理岗位。他的妻子善良内敛,他们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。
02
尽管他的生活看似一帆风顺,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风险意识却一直驱使他做出各项努力。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,并与爱人探讨:如果45岁之后我们失业了,我们该如何生活?
我们一起来看看,面对这个问题,来访者找到的答案。
他目前居住在东南亚的一个国家,他看准了这个国家庞大的华人市场,利用工作之余,带领团队开启了副业。几年的努力,他们已经赚得了第一桶金,开始考虑扩大业务,再上一个台阶。
然而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他的团队成员已经通过本职工作和副业收入过上了舒适的生活,他们并没有像他一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,推进业务的速度一度达不到他的预期,加之工作中频繁出错,这让他感到焦虑。
充满理性的他,面对问题,并没有让负面情绪左右自己,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。他找到的答案是:不再给大家讲道理,而是从感性的角度,给大家讲故事,用激发情绪来影响团队。
其实,这个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03
咨询中,我向来访者补充问了几个问题:
现在你每天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?上午、下午在公司开会,晚上和兄弟们讨论事情。
最近一次让你感觉到烦恼的事情是什么?分管领导脾气暴躁,常常对团队发火,感受不到信任。
现在的几块业务,你主要负责哪一块?我主要负责思考、决策,开会的时候把任务分给大家,自己没有具体做事。
德鲁克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中提到:管理者是否能有效管理他人尚未可知,而有效地管理自己总是能做到的。而作为管理者,工作的有效性永远在组织之外。
通过上面的补充问题,我们发现他的时间主要花费在公司内部,指挥同事做事,而没有充分关注真实的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。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,如果一个组织所有的决策、协同、执行都局限在组织内部,而没有新的认知、信息的持续输入,将会面临熵增和风险。
因此,对于来访者来说,提升业务效果的关键并非提升讲故事的能力,而是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和做事方式:花时间向外链接,并亲自参与推进核心业务。在咨询室中,我们梳理了来访者真正要链接的人群类型,需要掌握的核心信息、资源。而对于团队内部,他需要进行分层管理,找到最认同自己、能力最强的人,优先发展,通过他们来带动其他成员。
04
在寻找真正重要的人和事的过程中,来访者如梦初醒。他意识到,公司总经理的行为方式便是如此。此前,他认为那是对公司发展的漠视,现在他开始意识到,这才是深思熟虑后的更优策略。
为何来访者如此珍视和同事们兄弟般的情感纽带?这源于他的成长经历。在学生时期,他遇到一位热心的老师,不仅关注他的学业,更教导他如何孝敬父母、处世为人。在工作生涯中,一位慧眼识才的领导在他打算离职之际提拔了他。作为农村出身的他,深知在生活的荒野中,遇见一个能为自己指引方向、展现美好风景的人的重要性。这种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: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。
因此,在职场上,他更愿意将身边的人视为“小兄弟”,而非同事或下属。他的期待超越了关注下属的成就,他希望“成为一位良师益友,关心他们的成长”。对他而言,与“兄弟们”的关系,并不仅仅是取得职业成功的关键,而是他情感归属的基石。
在明确了事业的发展方向后,如何建立真正坚实的情感基石呢?对于接受过高度社会规范化训练的精英阶层的来访者,他们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控制、压抑情感和情绪表达,以“理性、冷静”为自我定义。然而,情感才是真正推动人提升行动力和激发潜能的引擎。
他需要主动花时间与家人相处,感受家人于他而言不仅是责任,更是他的避风港;主动寻找创业路上的“同类”,让自己明白,在这条路上自己并不孤独。
小结
在咨询报告的最后,我为来访者写下了这样一段祝福:尊重你的成就动机和利他动机,成为创业者和创造者,引领家人、团队看到更美的风景,这是你的使命。同时,请看到:你已经足够优秀,是家人和团队的骄傲。

